查看原文
其他

日资走了,我们就能大国崛起了吗?

2016-09-30 地球人

所谓极端,就是好坏的两端,它既可以是恶魔,也可以是天使。1931年9月18日的日本,对于中国毫无疑问是恶魔,就像80年代的日本,是中国的天使一样。




虽然前几天《日本经济新闻》中,关于日资企业要求中方简化撤离中国程序的新闻刷屏朋友圈,但我最初并不打算撸这件事,不是不值得撸,而是太危险了!有一个很牛逼的公号撸了,写得很客观,也采用了XX公布的数据,但还是被和谐。


然而,今天我看到《俞天任:日资撤离中国?还是中国对投资更挑剔了?》刷屏朋友圈后,实在忍不住了。必须撸一撸中国与日资的爱恨情仇,哪怕被和谐也要强撸灰飞烟灭。


先不讨论俞天任的观点是否正确,首先那种从头到尾,高高在上,仿佛地球没了中国就不转了的腔调就让人受不了;其次,他的论点本身就不存在。中国不可能挑选高端日资企业,你见过东芝、索尼、松下等高端日资企业把自己最核心的高端公司放到中国了吗?不仅仅是日本,全世界发达国家在中国开办的工厂企业,几乎都属于产业链的低端。


然而,这并不代表外资的低端企业对中国经济不好,恰恰相反。从49年到78年的中国,虽然我们号称要解放全人类,但在外资进入之前,中国无疑是世界最弱小的国家之一。


那么,今天我们为何会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?原因就是我们吸纳了众多外资的低端企业,尤其是中国外资的领头羊,日资。


 


80年代,中国已经贫穷了30年,邓公为了让中国变得有钱,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。毫无疑问,有钱才能强大,没钱都是瞎BB


然而,在改革开放初期,很多农村居然还在使用木质农具,连把铁锹都没有。这意味着改革开放几乎是从零开始,太难了。


每个富豪起步的第一桶金都是最艰难的,后面就容易多了,这也就是王健林说“先挣它一个亿”的原因所在。在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,如果我们不依靠外资,完全靠自己,那么没有几百年是不可能达到今天的成就的。


说句不好听的话,当年为了引进外资,中国也不讲面子,都跪求全世界发达国家了。这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,现在全世界最讲面子的国家是三胖家。


但是,当年中国的投资环境太差了,无论提供多么优惠的条件,外资还是不愿意来。这个时候,日资率先进入了中国,但这并不代表日本有先见之明,而是因为日本特殊的国民性。


我们评价这个邻居时,所用最多的词汇就是极端。确实如此,日本是一个极端的国家。所谓极端,就是好坏的两端,它既可以是恶魔,也可以是天使。1931918日的日本,对于中国毫无疑问是恶魔,就像80年代的日本,是中国的天使一样。


伴随着日本援助中国的超低息贷款(3032000亿,前十年只还息,不用还本金),大量的日本企业进入中国。在那个中日友好的时代,你要是敢BB日本如何如何,呵呵,有人就会让你如何如何。


日资的进入迅速带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,之后其他发达国家的企业看到日资企业发大财后,才一窝蜂的来中国办厂。可以说日资开启了中国外资企业的大门,至今,日本依然是中国外资企业第一大国。不过,现在或许到了谢幕的时刻。



当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,很多人的自我感觉越来越好,所以就有了俞天任说要挑选日资企业的民族经济学理论。然而,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啊,你听说过一个穷人有馒头不吃,非要吃燕窝鱼翅吗?


甚至,我们中等偏上的发展中国家水平都在这两年遇到了挑战。历史是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,我们不可能永远停留在发展中国家。如果我们再不前进,可能就会倒退了。


随着中国人力成本与房地产的暴涨,越来越多的日资企业在中国感到了压力,中国不再是一个稳赚不赔的金山。于是,众多日资纷纷往东南亚或印度跑路。不光日资企业大规模跑路,甚至连我们最牛逼的华为,也开始跑路印度了。


日资的流失不仅仅是经济的问题,更重要的是就业率问题。在今年国内民间投资如此低迷的情况下,日资再跑路,我们的就业率怎么办?所以,中国至少这两年绝不可能像俞天任所说的那么牛逼,不留低端日资企业。


想要在中国成本直线上升的环境中留住日资,只有两个选择,一是降低成本,二是产业升级,提高全球产业链地位与利润。这是个不用想的选择题,当然选产业升级啊。


虽然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,但我们依然处于全球产业链的底层,这意味着我们和发达国家一九分账。这不是别人欺负我们,商业是自愿合作,如果你不愿意,那就连根毛都没有。


然而,产业升级喊了一年后,基本就没什么声音了,现在喊得最凶的是降成本。其实,降成本就是渴望继续留在“世界工厂”称号之中,继续“血汗工厂”的节奏。那么,为毛中国产业升级会没声音了呢?因为中国缺乏产业升级最关键的因素,人!


中国是世界劳动人口最多的国家,但我们劳动人口的技术技能却非常差。中国绝大多数工人的学历基本就停留在初中,也就是勉强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而已。难道,你认为这些工人可以完成产业升级吗?这些工人能满足高端日资企业的人才需求吗?



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太多国家和中国一样,在某一个时间段开放国门,大规模引进外资,国家经济从而得到飞速的发展,创造了XX奇迹。但是,绝大多数国家在经济高速发展之后,都遭遇大规模衰退,被打回原形。否则,全世界180多个国家中,也不可能只有24个发达国家。


很显然,中国在经历了30年的高速发展后,也遇到了这个瓶颈。我们能突破瓶颈,实现大国崛起吗?答案或许很残酷。


理论上要突破这个瓶颈也很简单,就是将从“世界工厂”工人们身上得来的利益,拿出来兴办教育。他们是被牺牲了,但他们的孩子却可以得到高质量的教育。等他们孩子长大后,凭借知识就可以实现中国的产业升级,从而突破这个瓶颈,成为世界第25个发达国家。


然而,看看现实吧!考上北大清华这些名校的寒门学子越来越少,数千万留守儿童大多数都是在重复他们父母的人生轨迹。当他们无法接受高质量的教育时,中国拿什么挑选高端日资企业?所以,剩下的就只有降成本。


理论上,如果能够真的降低成本,那么日资也不会撤离。然而,现实是嘴上一边喊着降成本,一边继续超发货币,还把房地产炒成天价……难道真的以为工人们不吃饭,也能干活吗?


日资撤离已成为不可改变的现实,或许,我们也可以像俞天任一样自我安慰,不是日资要走,而是我们一脚把它踹出了中国!



每个中国人心中都应该有一个梦想,我们能够挑选高端的日资企业,赶走低端日资企业。但在现实中,我们首先必须进入发达国家行列,才有实现这个梦想的可能。


今年,当我们遭遇30年来最复杂的经济环境时,民族经济学只能是“手淫强身,意淫强国”而已。与其意淫,不如想一想,为什么连低端日资都不愿留在中国?到底是日资自己要走,还是我们把它逼走了?

来源:老斯基财经(ID:laosijicj) 作者:明西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